1918年,德国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,经济十分困难,粮食奇缺,军工生产所需的原料和劳动力十分缺乏,阶级斗争尖锐化,罢工游行时常出现。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加深,威廉二世和兴登堡都大权旁落,年老的宰相赫尔特林已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,形成了鲁登道夫军人专政的局面。
由于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,西线成为主要战线,鲁登道夫主观地认为军事形势对德有利,企望在短时间内击溃协约国军队,夺取战争胜利。1918年2月13日,鲁登道夫在德皇与最高统帅部举行的会议上,汇报了他对当前战局所设想的战略计划,妄称“在西线实施决定性突击……”。在鲁登道夫的概念中,只有进攻才符合当时的情况和既定目标。
为了夺取决定性的胜利,鲁登道夫在西线集中了194个半师,编成4个集团军群,全部兵力达400万人,1.5万门大炮,3000架飞机,1万辆坦克,对抗协约国173个步兵师、10个骑兵师,共500万军队,1.6万门大炮,3800架飞机,8000辆坦克。在1918年3月发动了皮卡尔迪攻势。
这次攻势是鲁登道夫作战指挥艺术的杰出范例。他的军队在8天中冲过了40英里路程,这在长期僵持的防御战争中是创记录的。英军在交战中伤亡16万多人,法军伤亡7万多人,鲁登道夫则损失23万受过渗透战术训练的士兵。当战役接近尾声时,德军因消耗过大,已无力追击退却中的协约国军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