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际上,魏晋南北朝时面食的增多也跟各种祭祀分不开,比如“人日”要吃煎饼,寒食节要吃寒具,冬至要吃汤饼。节日的食俗让面食发展得更快。
这一时期不得不提的另一大创新就是炒菜这种烹饪方式了,虽然现在家家户户日常都吃炒菜,旺火热油一口锅,炝炒、生炒、小炒、熟炒层出不穷,不过是在锅中放入少量的油当介质,把剁碎的肉类、蔬菜倒入锅中加各种调料翻炒,但在南北朝之前,没有炒菜的原因主要是既没有锅,也没有植物油。前代菜的制作主要是蒸煮和腌渍。鼎、甑、釜是常见的炊具,而锅即使在南北朝也是罕见的,只有一些食肆酒肆中才见得到,炒菜也就成了一门绝活儿。另一难题则是油,植物油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应该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,那时他才带回了胡麻油,此前动物性油脂占主导地位,连化妆品用的都是动物性油脂。但到了南北朝时期,白苏子、胡麻、红蓝花、芜菁籽之类的油料作物的培育有很大的发展,还专门出现了一些榨油作坊,人们终于发现,植物油所具有的香气用来烹调别有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