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知不知①上,不知知②病。
夫唯病病③,是以不病。
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
【注解】
①知不知:这句话可以有好几种解释,最通常的解释是:一、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;二、知道自己(有所)不知道。
②不知知: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。
③病病:把病当作病。
【译文】
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,最好;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,这是缺点。
只有把毛病当毛病,所以才会没有毛病。
圣人没有毛病,是因为他知道毛病就是毛病,所以他没有毛病。
【深度剖析】
在这一章,老子谈到的是自知之明的问题。
在自知之明的问题上,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的观点。孔子有言曰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,在老子看来,真正领会“道”之精髓的圣人,不轻易下断语,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,也不会妄自臆断,而是把已知当作未知,这是虚心的求学态度。只有这个态度,才能使人不断地探求真理。所以,老子认为,“知不知”,才是最高明的。在古今社会生活中,刚愎自用、自以为是的人并不少见。这些人缺乏自知之明,刚刚学到一点儿知识,就以为了不起,从而目中无人,目空一切,甚至把自己的老师也不放在眼中。这些人肆意贬低别人,抬高自己,以为自己天下第一,这说到底,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,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。